手机版 | 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颜色:

阅读全文

00226知识产权法课程考试说明

[ 作者: 方舟教育 | 时间:2018/6/23 | 浏览:2480次 ]
[ 关键词:00226知识产权法课程考试说明]

00226知识产权法课程考试说明

一、本课程使用的教材、大纲

知识产权法课程指定使用的教材为《知识产权法》(附大纲),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吴汉东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二、本课程的试卷题型结构及试题难易度

1.试卷题型结构表。

课 程

代 号

00226

课  程

名  称

知识产权法

题 型

单选题

填空题

名词解释

简答题

论述题

案例分析题

合 计

每 题

分 值

1

1

3

5

10

10


题 数

25

10

5

4

2

1

47

合 计

分 值

25

10

15

20

20

10

100

 

 

 

 

 

 

 

 

 

 

2.试卷分别针对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四个认知及能力层次命制试题,四个层次在试卷中所占的比例大致为识记占20%,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0%,综合应用占20%。

3.试卷难易度大致可分为容易、中等偏易、中等偏难、难四个等级,试卷中不同难易度试题所占的分数比例,大致为容易占20%,中等偏易占30%,中等偏难占30%,难占20%。

三、各章内容分数的大致分布

根据自学考试大纲的要求,试卷在命题内容的分布上,兼顾考核的覆盖面和课程重点,力求点面结合。教材具体各编所占分值情况如下:

编 次

内     容

分 值

第一编

总论

5分左右

第二编

著作权

30分左右

第三编

专利权

30分左右

第四编

商标权

15分左右

第五编

其他知识产权

10分左右

第六编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

10分左右

 

四、考核重点及难点

第一编 总论

1)知识产权的概念及其来源、范围;(2)工业产权的概念及其构成;(3)知识产权的性质与特征;(4)知识产权法的概念及体系。

第二编 著作权

第一章 著作权概述

1)著作权的概念及其演变;(2)著作权与相关权利的区别;(3)我国历史上有关著作权的主要立法;(4)中国著作权法的主要原则。

第二章 著作权的主体

1)著作权主体的概念;(2)著作权主体的分类;(3)作者应具备的条件;(4)法人、其他组织作为作者的情形;(5)著作权的继受主体取得著作权的几种情况;(6)特殊作品著作权的归属。

第三章 著作权的客体

1)著作权作品的概念、作品成为著作权客体的构成要件;(2)著作权作品的主要分类;(3)计算机软件的保护条件;(4)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归属;(5)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期限;(6)著作权客体的排除领域。

第四章 著作权的内容

1)著作权的内容、著作人身权的主要内容、著作财产权的主要内容;(2)著作权取得制度的种类及相关概念;(3)著作权的期限。

第五章 邻接权

1)邻接权的概念;(2)邻接权与著作权的关系。

第六章 著作权的利用

1)著作权转让的概念及特征;(2)著作权许可使用的概念;(3)著作权集体许可合同的概念。

第七章 著作权的限制

1)合理使用的概念;(2)合理使用的主要情形;(3)法定许可使用的概念;(4)法定许可使用的主要情形;(5)强制许可使用的概念;(6)法定许可使用与合理使用的异同;(7)强制许可使用与法定许可使用的区别。

第八章 著作权的保护

1)侵犯著作权行为的概念与构成;(2)侵犯著作权行为的主要种类;(3)侵犯著作权行为的法律责任;(4)我国的著作权的行政管理机构;(5)著作权集体管理的概念。

第三编 专利权

第九章 专利权概述

1)专利权的概念及其特征;(2)专利制度的核心及主要历史事件;(3)现代专利制度的基本特点;(4)专利制度与知识经济的关系。

第十章 可获专利的主题

1)发明的概念及种类;(2)实用新型的概念及特点;(3)外观设计的概念及特点;(4)不授予专利权的对象。

第十一章 可专利性

1)可专利性的概念;(2)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可专利性及相关具体问题;(3)外观设计的可专利性。

第十二章 专利权的取得

1)专利申请权的概念和特征;(2)专利申请人的概念和种类;(3)专利申请的原则;(4)专利申请日、优先权的概念及确定方法;(5)权利要求书的概念;(6)形式审查、实质审查的概念;(2)专利申请的主要审批程序、审查制度发展中的主要历史事件。

第十三章 专利权的期限、终止和无效宣告

1)专利权保护期限的规定;(2)专利权无效宣告的概念;()专利权无效宣告的法律后果。

第十四章 专利权的内容和限制

1)专利权人的主要权利;(2)独占实施权的概念、标记权的概念;(3)专利权强制许可制度的概念及形式、交叉强制许可的概念;(2)不视为侵犯专利权行为的种类,先用权的概念、专利权穷竭的概念。

第十五章 专利许可证贸易

1)专利许可证贸易的概念及特征;(2)专利许可证的种类。

第十六章 专利权的保护

1)专利权侵权行为的概念和特征;(2)专利侵权行为的判定原则;(3)假冒他人专利的概念;(4)间接侵权行为的概念及种类;(5)专利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第四编 商标权

第十七章 商标制度概述

1)商标的基本含义;(2)商标的基本分类及服务商标、集体商标、联合商标、防御商标以及证明商标的概念;(3)商标的作用;(4)中外历史上有关商标的主要立法;(5)商标权的概念;(4)商标权的取得及注册原则、使用原则、混合原则的概念。

第十八章 商标注册

1)商标注册的概念;(2)申请注册的商标所必须具备的条件;(3)商标注册申请的原则;(4)商标注册的主要审查与核准程序;(5)异议的概念。

第十九章 商标注册无效的补正与注册商标争议的裁定

商标注册无效的补正的概念。

第二十章 注册商标的续展、转让和使用许可

1)我国注册商标的保护期;(2)注册商标续展的概念及我国的有关规定;(3)注册商标转让的概念;(3)注册商标转让的原则及其限制;(4)注册商标使用许可的概念及形式。

第二十一章 商标管理

1)商标管理的概念及意义;(2)我国的商标管理机关。

第二十二章 商标权的保护

1)商标侵权行为的概念;(2)商标侵权行为的主要类型;(3)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的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章 驰名商标的特别保护

1)驰名商标注册的概念;(2)我国法律对驰名商标的保护措施。

第五编 其他知识产权

第二十四章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

我国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的保护期限。

第二十五章 商业秘密权

1)商业秘密的概念和构成要件;(2)商业秘密权的概念及其与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的异同;(3)侵犯商业秘密的概念、表现形式及法律救济。

第二十六章 货源标记与原产地名称权

1)货源标记、原产地名称的概念;(2)货源标记和原产地名称与商标的区别;(3)货源标记与原产地名称权的性质和特征。

第二十七章 植物新品种权

1)植物新品种权的归属;(2)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期限。

第二十八章 厂商名称权

1)厂商名称的概念;(2)厂商名称权的概念与特征;(3)厂商名称与商标、商誉的关系;(4)对厂商名称权的法律保护。

第二十九章 反不正当竞争

1)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2)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六编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

第三十章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及相关国际公约

1)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立及我国加入的时间;(2)《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的宗旨及主要任务(3)《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签订及我国加入的时间;(4)《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有关国民待遇的内容;(5)《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有关国际注册的法律效力的规定;(6)《保护文学艺术作品的伯尔尼公约》的基本原则及对发展中国家的特别规定;(7)《保护表演者、录音制品作者与广播组织罗马公约》有关邻接权及其保护期的规定;(8)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所规定的公共传输权作为一项新权利的理由。

第三十一章 世界贸易组织的《知识产权协定》

《知识产权协定》总则及基本原则。

 

五、各题型试题范例及解题要求

1.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解题要求: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范例:某公民创作了一部短篇小说, 1990年7月20日在文学刊物上发表,后作者于2000年9月20日去世,则依照我国法律的规定,该部小说相关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限应计算至( D )

A.2000年9月20日      B.2040年7月20日

C.2050年9月20日      D.2050年12月31日

2.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解题要求:直接将答案填在试题中的空格上。

范例:专利权是一种具有财产权属性的  独占权  以及由其衍生出来的相应处分权。

3.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解题要求:直接写出相关词语的涵义,不要展开说明。

范例:专利许可证贸易

答:专利许可证贸易,是指专利权人通过专利许可证合同将其依法取得的对某项发明创造的实施权转移给非专利权人行使的一种贸易形式。

4.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解题要求:直接写出相关问题的要点,不要展开议论。

范例:简述专利的特征。

答:专利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⑴专利是一项特殊的发明创造,这是产生专利的基础;(2分)

⑵专利是符合专利法规定的专利条件的发明创造;(2分)

⑶作为专利的发明创造必须经专利主管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审查确定。(1分)

5.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解题要求:不仅要回答问题的要点,而且要加以阐述,必要时还要联系实际。

范例:试述我国著作权法的主要原则。

答:著作权法的主要原则,既是指导立法工作的基本原则,又是自始至终贯穿于法律条文中,并实施于司法活动中的指导思想。(1分)

具体而言,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体现了以下原则:

⑴保护作者权益原则。以作者权益为著作权法保护的核心,系统规定了

著作权的归属、内容及其侵权责任。(2分)

⑵鼓励优秀作品传播的原则。明确规定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

者、广播电视组织的权利,鼓励优秀作品的使用和传播。(2分)

⑶作者利益与公众利益协调一致的原则。以协调两者利益为立法宗旨,在保护作者权益的基础上又规定了诸如合理使用、法定许可使用、强制许可使用等制度。对该权利作了一定限制。(2分)

⑷与国际著作权发展趋势一致的原则。我国参加了国际公约,在著作权立法中接受和遵循国际社会公认的准则,并颁布了实施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2分)

回答准确、充分程度及行文层次结构是否清晰、语句是否流畅。(1分)

6.案例分析题(共10分)

解题要求:对提供的案例和提出的问题,根据相关的理论、原理进行分析。

范例:某甲为知名摄影家,拍摄有大量的摄影作品,并在杂志上公开发表。乙公司开发出一种新的产品,由于销路很好,当地电视台对其做了相关报道。甲在观看电视节目的过程中发现该产品在包装及促销广告上使用了某甲的两幅作品,不仅如此,乙公司在使用作品的过程中还对图片作了相关的改动。某甲认为乙公司和电视台的上述行为侵犯了其著作权,因此对乙公司及电视台提起诉讼,要求两被告承担侵权责任。

请回答:

⑴乙公司的行为是否侵犯了某甲的著作权,理由是什么?

⑵电视台的行为是否侵犯了某甲的著作权,理由是什么?

⑶本案应当如何处理?

答:⑴乙公司侵犯了某甲的著作权。(1分)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在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均属作品,属于著作权法的保护范围,其中包括摄影作品。(1分)乙公司未经作品著作权人的同意,擅自使用、编辑其作品,侵犯了某甲作为著作权人所享有的署名、修改、复制、发行等多项人身和财产权利。(2分)乙公司不仅有侵权的事实,而且其行为具有违法性,主观上亦存在过错,因此应承担侵权责任。(1分)

⑵电视台的行为未侵犯某甲的著作权。(1分)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为报道时事新闻,在电视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属于对作品的合理使用;另外,电视台也不具备侵犯他人著作权的主观过错,因此其行为不构成侵权。(2分)

⑶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在本案中,人民法院可判令乙公司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法律责任。另外有关行政部门也可对乙公司进行相应的行政处罚。(2分)

六、考试注意事项

本课程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生参加考试时只允许携带钢笔、签字笔、圆珠笔、铅笔、橡皮等文具用品,不允许携带书籍及其他参考资料。

 


[上一篇]00212 宪法学(一)课程考试说明 [下一篇]0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

快速导航

淘宝官方旗舰店 在线报名 学员登录 在线提问

热点新闻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复习资料
·00152组织行为学总复习
·江苏自考从报名至毕业详细流程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自考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南京大学自学考试本科毕业生申请学士学位操作…

推荐新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