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700 机械制造工程学考试说明 一、本课程使用教材、大纲 机械制造工程学使用的教材为《机械制造工程学》,王杰等主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4版;考试大纲为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机械制造工程学》自学考试大纲。 二、本课程的试卷题型结构及试题难易程度 1、试卷题型结构表 课程 代号 | 27700 | 课程 名称 | 机械制造工程学 | 题型 | 单选题 | 填空题 | 名词 解释 | 简答题 | 综合题 | 合计 | 每题 分值 | 1 | 1 | 3 | 5 | 7 |
| 题数 | 20 | 10 | 5 | 4 | 5 | 44 | 合计 分值 | 20 | 10 | 15 | 20 | 35 | 100 |
2、试卷按照领会、掌握、熟练掌握三个认知层次命制试题,三个层次所占的比例大致为:领会占20%、掌握占40%、熟练掌握占40%。 3、试题的难易程度可以分为“易、中、难”。根据课程的特点,每份试卷中,不同难易程度试题所占分数比例依次为易占30%,中占50%、难占20%。 三、各章内容分数的大致分布 章次 | 内容 | 分值 | 第一章 | 金属切削加工中的基本定义 | 15左右 | 第二章 | 切屑形成过程及加工表面质量 | 5左右 | 第三章 | 切削过程中的物理现象及影响因素 | 10左右 | 第四章 | 影响切削加工效率及表面质量的因素 | 10左右 | 第五章 | 金属切削机床与刀具 | 10左右 | 第六章 | 机械加工精度 | 5左右 | 第七章 |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 20左右 | 第八章 | 装配工艺规程的制订 | 5左右 | 第九章 | 机床夹具设计原理 | 20左右 |
四、各章内容的重、难点 章次 | 重点 | 难点 | 第一章 金属切削加工中的基本定义 | 切削运动、加工表面、切削用量、 切削层概念、刀具切削部分的组成、刀具标注和工作参考系及参考面、刀具各标注角度和工作角度定义及表达。 | 会标注刀具角度、会分析工作角度变化。 | 第二章 切屑形成过程及加工表面质 量 | 三个变形区划分及特点、切削变形程度的表示方法、前刀面与切屑底层内摩擦概念、积屑瘤概念及对切 削过程的影响、减小积屑瘤措施、已加工表面质量的具体涵义、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与减小措施、切屑类型及产生条件。 | 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 素与减小措施, 砂轮特性及选用。 | 第三章 切削过程中的物理现象及影 响因素 | 切削力分力及应用、影响切削力的 因素、单位切削力概念、切削热产生和传出、切削温度概念及影响切削温度的因素、刀具磨损形式及磨损原因、刀具磨钝标准概念、刀具刀具耐用度概念及影响因素、磨削烧伤概念及避免措施。 | 影响切削力的因素、切削温度概念及影响切削温度的因素、刀具耐用度概念及影响措施。 | 第四章 影响切削加工效率及表面质量的因素 | 工件材料切削加工性的概念、衡量 指标及影响因素、刀具材料具备的性能、刀具材料种类及特点、刀具几何参数内容,刀具各角度的功用及选择切削用量选择原则。 | 刀具各角度的功用及选择、切削用量选择原则 | 第五章 金属切削 机床与刀具 | 机床分类和型号编制、工件表面成 形运动、CA6140组成、传动系统图、车刀和孔加工刀具类型、结构,齿轮刀具类型 | 分析传动系统图 | 第六章 机械加工精度 | 机械加工精度概念、原始误差涵义、工艺系统刚度概念、毛坯误差复映 现象及减小措施、误差预防措施 | 毛坯误差复映 现象及减小措施 误差预防措施 | 第七章 机械加工 工艺规程的制订 |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组成、工艺规程及格式、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工 艺尺寸链计算、粗基准和精基准选择原则、 | 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工艺尺寸链计算 | 第八章 装配工艺 规程的制订 | 装配概念、装配精度概念、保证装 配精度的各种方法,及其特点和使用场合。 | 保证装配精度的各种方法 | 第九章 | 机床夹具组成及各部分作用、夹具 作用、夹紧力方向和作用点确定原则、六点定位原理、各种定位类型概念、分析工件的定位、平面定位时各支承概念及作用、典型夹紧机构、钻夹具特点、钻套类型及选用。 | 分析工件的定位 |
五、各题型试题范例及解题要求 1、单选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要求: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 题干的括号内。 范例:加工脆性材料,得到的切屑往往是( ) A.崩碎切屑 B.带状切屑 C.单元切屑 D.挤裂切屑 解答:(A) 2、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范例:已加工表面和待加工面垂直距离为____ 。 要求:直接将答案填在试题的空格上。 解答:切削深度 3、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要求:直接写出答案,按要点给分。 范例:工序 解答: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1分)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 件(1分)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加工过程。(1分) 4、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范例:简述机床夹具的作用。 要求:直接写出相关问题的要点,不要展开议论。 解答:保证加工精度的稳定。(2分)缩短辅助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1分) 可扩大机床的使用范围。(1分)可以减轻劳动强度,保证安全生产。(1分) 5、综合题(5小题,包括①刀具切削部分组成、刀具角度、切削运动、加工表面、切 削层参数等的辨识标注题,②机床传动链分析计算题,③零件结构工艺性 分析题,④工艺尺寸链计算题,⑤工件定位分析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范例:某零件的外圆 mm上要渗碳,深度为1~1.2mm,此外圆加工顺序是: 先车外圆至尺寸 mm,然后渗碳淬火,最后磨外圆至尺寸 mm。求渗碳时渗入深度应控制在多大范围? 要求:综合题中有作图、计算题、分析题型,计算题要有过程,只写出答案的只给答案分。
六、考试注意事项 本课程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生参加考试时只允许携带钢笔、 签字笔、圆珠笔、铅笔、橡皮、圆规、三角板等文具用品,自己准备普通计算器,不允许携带具有记忆功能的计算设备、有关教材、参考书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