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术专业(独立本科段)基础课程。它是从造型艺术出发,研究人体的骨骼肌肉、体表形态及人体动态等一门学科,是美术基础教学中技法理论之一,主要应用于绘画、雕塑、设计等学科,是表现人的形态时必须具备的知识。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要求
使应考者深入研究人体有关比例结构、形体块面等造型的基本规律和基础知识,让学生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熟悉经们的构造、开关及其影响体表的一些结构。要求应考者在自学过程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人体结构规律与艺术专业要求相一致,科学地运用。
三、考核知识点与要求
该课程共分为九章讲述。每章考核的知识点及要点安排如下:
1、绘画与比例
(1)人体的比例、体型、性别、动态及部分区别
(2)对人体或对模型作像之方法
2、骨骼部分
(1)骨骼的名称与特征认识
(2)骨骼的部位归纳与功能性
3、人体的全身肌肉
(1)肌肉的名称与特征认识
(2)肌肉的功能性及动态研究
4、头颈部分
(1)头颈部的骨骼结构
(2)头颈部的肌肉及特征
(3)头颈部的动态及透视特点(面部概括描绘法)
(4)头部的五官及表情
5、躯干部分
(1)躯干各部分的骨骼名称及特征
(2)躯干各部分的肌肉名称及结构形状
(3)肌肉的功能特点
6、臂腕部分
(1)臂腕的骨骼结构特征及名称
(2)臂腕的肌肉分布特点及名称
(3)臂腕各部分结构中的功能性
7、手部
(1)手部的骨骼构成及形状特征
(2)手中的肌肉分布及功能特点
(3)手的画法
8、腿部
(1)腿部的骨骼结构及形状特征
(2)腿部的肌肉分布及功能特点
(3)腿的动态、透视及画法
9、脚部
(1)胸部的结构及形状特征
(2)脚部的肌肉分布及功能特点
(3)脚的动态、透视及画法
四、考核目标
1、为使考核内容具体化和考试要求标准化,该大纲在列出考试内容的基础上,规定了各章节的考核知识点和要点,使自考者能够进一步明确考试内容和要求,更有目的地系统学习教材;使社会助学者能够全面地有针对性地分层次进行辅导,并能合理进行命题,以准确地安排试题知识能力层次的难易度。
2、该课程是美术专业中较有代表性的基础技能课程之一。应考者在掌握这些知识时,应尽可能地理解并与实践相结合,对该课程的知识内容做到识记、领会与应用三者合而为一的合理贯通。
五、自学方法与社会助学
1、应考者自学时,首先应以本大纲对考核的知识点与要点作出的规定为准,认真钻研教材。重点把握艺用人体解剖与艺术运用的相互关系,全面融会贯通熟识课程各章内容,应考者要坚持把该课程和本人专业相结合,深入领会其内在的基本精神与实际意义。
2、社会助学单位与应认真钻研指定的教材,对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引导把基本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并着重培养和提高应考者的素质和思想水平,切勿孤立地抓重点。
六、命题考试内容及要求
1、本课程的命题考试,以大纲所规定的考核知识点与要点涉及的各章节范围为本,并体现本课程的重点内容。
2、该课程的考试以卷面笔试考核为主,每份试卷中,不同难易试题的分数比例为:易占20%,较易占30%,较难占30%,难占20%。试题的难易度与能力层次不是一个概念,在各能力层面中都会存在不同难度问题。
3、本课程考试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填充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和实际运用题。
七、自学指定教材与相关参考书目
1、教材:《艺用人体解剖》——自学考试课程指定教材,李景凯编译,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2、参考书目:
《美术技法理论》(解剖部分),魏永利、殷金山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艺用人体解剖》,中央美术学院编著;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