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个科目中的分析题是分值最大的,我们如何为拿下这道题做准备呢?哲学上讲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因此我们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一、分析题考什么? 近几年的分值基本上变化不大,马原的分析题仍然是10分,从2010年考研政治改革之后至今,马原的分析题考查的都是哲学原理,更严格地来说,应该是马原中的第二章和第三章,考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那么这两章讲了些什么呢?简单地来说,第二章讲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论包括三观两原理,即物质观、实践观、意识观、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人与自然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辩证法包括两大基本特征,即联系与发展,五个基本环节,即原因和结果、偶然性与必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本质和现象、内容与形式,三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五个思维能力,战略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底线思维能力。第三章讲认识论原理包括认识的本质和规律、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
二、分析题怎么考? 近几年的分析题基本上都是采取先给出一段材料,然后让你根据材料,用相关的哲学原理去分析材料中的现象或原因。分析题的材料可能会选文学故事材料或者生活中的事例。例如2010年的真题选取艺术大师梅兰芳舞台上的一个小故事来考查真理与谬误的关系。(1)为什么“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 (2)梅兰芳为什么能“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变为成功的“经典之作”? (3)当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出现错误或失败该怎样对待和处理? 2011年的真题选取生活中关于垃圾处理的事例考查人与自然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以及对立统一关系相关原理。 (1)从实践是人和自然关系的基础的角度说明为什么“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5分) (2)运用矛盾分析方法说明“没有退路就多想出路”(5分) 2013年的真题选取了一位父亲和儿子关于足球的故事和一位为老人设计醒目药瓶的故事来考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实践的关系、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 (1)分析“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和“设计前把自己想象成老人”两事例所体现的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6分) (2)“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让生活更美好”对我们从事实践活动有何意义?(4分) 2017年的真题选取人机对弈中人工智能的发展问题对人类的影响的事例来考查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原理。 (1)从真理和价值辩证关系的视角看,为什么人们对人工智能技术会产生多种多样的看法和评价?(4分) (2)如何理解“用好人工智能,关键还在人类自身”?(6分) 三、分析题怎么准备? 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近几年基本上就考查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原理运用,答分析题不仅需要读懂问题和材料,还需要分析材料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清楚它考的什么原理并且能够将相关原理结合材料写下来。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脑中提前存储一定量的哲学原理,否则就无法判断出材料中所涉及的哲学原理,更无法写出正确的答案。因此大家在学习这两章的时候一定要把所涉及的原理记下来,不仅要理解,更要熟记。尤其是辩证法和认识论中的关系原理和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