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颜色:

阅读全文

?练习题解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作者: 南通如皋站 | 时间:2018/4/25 | 浏览:16108次 ]
[ 关键词:]

练习题解读-马原理部分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 《百喻经》中有一则寓言,有一个愚人到别人家去做客,他嫌菜没有味道,主人就给他加了点盐,菜里加盐之后,味道好极了。愚人就想:菜之所以鲜美,是因为有了盐,加一点点就如此鲜美,如果加更多的盐,岂不更加好吃?回家之后,他把一把盐放进嘴里,结果又苦又咸。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
A.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时时注意事物的自我否定
B.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C.不可能通过一些现象而去认识某个事物的本质
D.持续的量变会引起事物发生质的变化
B【解读】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之一的质量互变规律中的度。质量互变规律的度是一个高频考点。通过题干材料可知,就是要适度,防止过犹不及。题干愚人的做法就是过了,没有把握住度。
 
2某地区进入供暖季后常常出现雾霾。而一旦出现大风天气或等到春暖花开后,雾霾就会散去或减少。从该地区较长时间数据变化看,经过人们努力制霾,污染物排放总量在持续降低。但在某些时段,环境空气质量污染指数会迅速攀升,甚至“爆表”。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凸现了大气污染防治的一个特点:天帮忙很重要,但人们努力才是根本。“人努力”与“天帮忙”之间的关系对我们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之间辩证关系的启示是
A.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B.人们有意识的思想活动是掌握客观规律的根本前提
C.认识活动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基础
D.尚未认识的外在自然规律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A【解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运用即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的理解运用。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运用。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关系,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其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因此A选项是正确的。B选项是唯心主义观点,夸大了意识活动的作用。C选项否认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活动。D选项是与题无关的判断。

  3.有人认为,既然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外部世界的反映,那么人脑里的“鬼”、“神”意识就是对外在世界上鬼、神真实存在的反映。这种观念的错误在于
  A.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B.把意识看成是物质的产物
C.认为意识是对存在的直观反映  D.混淆了人类意识自然演化的阶段
C【解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关于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中意识的本质的理解运用。意识是物质存在的反映,是具有能动作用的反映,有正确反映,也有错误反映。这一观念认为“鬼神”是客观存在的,否认了鬼神是一种虚幻的反映,也否认了能动作用的反映,是一种直观反映论。所以正确选项是C。鬼神这种观念从古至今一直存在,其根本原因是人们不能正确解释许多自然现象以及人们命中所遭受的挫折。把希望寄托在“鬼神”这种莫须有的存在。人类意识自然演化的阶段是指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4. 物质和物质范畴是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具体和抽象的关系      D.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A.【解读】本题考查物质的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客观实在性。而“物质范畴”就是对物质的概括和总结,是哲学的概念,是人类意识的产物。因此,二者应该是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5. 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
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
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
.B.【解读】本题考查对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解和应用。物质是客观实在,意识或精神、思维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即先有物质,后有精神;物质不能代替精神,精神不能代替物质;通过实践,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也可以变成物质。A、D是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不选;B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是正确选项;C是错误观点、错误选项,因为物质的力量与精神的力量不能相互代替。

6.“先有设计蓝图,后有高楼大厦”。这个观点体现了
A.意识在先,物质在后B.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C.意识活动表现为物质活动D.思维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
B.【解读】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性。意识能动性也叫主观能动性,是指意识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功能。表现在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高度创造性,通过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就是意识的反作用。

7.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B.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C.要透过现象看本质D.不同性质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D.【解读】本题考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题中观点比喻每一个问题都有一个相应的解决方法,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是矛盾特殊性原理的要求。

8.古人云:“牵牛要牵牛鼻子”。从哲学角度讲,“牛鼻子”就是指
A.客观规律 B.真理 C.主要矛盾 D.主流
.C.【解读】本题考查对主要矛盾的理解。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多种矛盾所构成的体系中,对事物发展起着领导、决定作用的矛盾,规定或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要求我们分清主次,学会抓中心、抓重点、抓关键并兼顾其他。所谓“牛鼻子”就是关键,就是主要矛盾。

9.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增强人们活动的自觉性、预见性和调控性,就必须辩证地分析事物的
A.必然性和偶然性   B.可能性与现实性
C.原因与结果       D.现象与本质
C.【解读】本题考查原因和结果,间接考查对辩证法五对基本范畴的理解。引文意思是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成功,不然就会失败。辩证法把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称为因果关系,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关系是自觉的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

10. 人类创造的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
A.是人类的主观意识B.既非物质,也非意识
C.是人类意识的物质外壳D.是意识的客观内容
C.【解读】本题考查对语言是意识的物质表现形式这一观点的理解。马克思指出:“‘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注定要受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振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语言是一种实践的、现实的意识,是意识的物质外壳,其内容是意识、形式是物质。意识用语言来表达,说明意识永远依赖物质。只要理解上述观点,直接选出C即可。

二、多项选择题
1.唐朝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两句诗蕴涵着时间一维性的哲理。下列诗句中蕴涵相同哲理的是
A.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B.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C.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D.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ABD【解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时间的持续性、顺序性是一维不可逆的。A项从黑发到白首,B项从花开到无花,D项几度秋,都体现了时间的一维性。C体现的是风和雨之间属于相伴随的现象,与题干不符。
 
2.一切唯物主义都认为
A.世界的本原是物质B.物质就是水、火、气或粒子
C.认识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AC.【解读】本题考查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一切唯物主义包括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称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又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本题应选择三种唯物主义的共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物质是决定意识的;意识都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只有A、C符合,B项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表现,D项只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表现。
 
3.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
A.精神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B.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
C.精神不能转化为物质D.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同于事物自身
BD.【解读】本题考查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解及应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物质。物质和意识不能相互代替,但可以相互转化。首先要按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来解读“画饼不能充饥”的含义,“画饼”是属意识、精神、观念的东西,它不能代替物质的真饼来解决饥饿这种物质的需要。A否认了精神与物质的同一性,是错误观点,也就是错误选项;画饼这种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真饼这种物质的东西,故B是正确选项;C是错误观点,肯定是错误选项;画饼是真饼在人脑中的反映不能等同于真饼,故D是正确选项

4.“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注定要受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震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这说明
A.没有独立存在的意识、精神B.意识永远依赖于物质
C.语言是现实的意识,是意识的表现形式D.意识也就是物质的东西
ABC.【解读】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以及和语言的关系。意识根源于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在本质上是永远依赖于物质的。语言不是意识的客观内容,而是表达意识的物质外壳,是意识的载体。D项表述错误,应排除。

5.人类意识与人工智能的联系是
A.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思维活动的模拟B.人工智能和人的意识都依赖于物质
C.人工智能已经超越了人的意识D.人工智能是人类思维能力的物化
ABD.【解读】本题考查人类意识与人工智能的关系。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就其本质而言,是对人脑的思维功能和思维信息过程的模拟。但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更不会超越人的智能

6.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交织起来的画面。”这说明
A.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复杂的、多样的B.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C.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来认识世界D.人们可以创造事物没有的联系
ABC.【解读】本题考查联系观。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着的的有机整体。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系统性。D项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

7.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这里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有
A.矛盾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
B.对立面的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不包含内部差别的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D.矛盾的一方只有克服另一方才能达到统一
.ABC.【解读】本题考查矛盾的含义与作用的理解与应用。矛盾是事物与事物之间、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的基本属性是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和实生物”出自《国语·郑语》,意思是以不同的事物相互作用在一起就称之和(以它平它谓之和),和有了就产生新事物(和实生物)。如果只是相同的东西在一起,事物就不发展了(同则不继)。以和来指导生产,就能“丰长而物归之”。由此来逐项审定,就可以得出A、B、C是正确观点、正确选项,而D是错误观点,如果因为一方克服了另一方,那就只有一方,还有什么包含着差别的同一或对立面的统一呢!所以D不是辩证法思想。

8.老子《道德经》云:“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句话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的准备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D.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
AD.【解读】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这句话的意思是:解决难事要从容易时去谋划,做大事要从细小处做起;天下的难事都是从容易的时候做起来的,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小的地方一步步形成的。该观点强调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因此选AD项。

9.以下现象属于因果联系的有
A.春去秋来,四季更替B.摩擦生热,热胀冷缩
C.书读百遍,其义自见D.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BC.【解读】本题考查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有两个特点:一是前后相继的联系;二是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A项只符合特点一,但没有体现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D项体现矛盾特殊性;BC符合因果联系。

· 

10. 马克思说:“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二为一,那一切科学都会成为多余的了。”这一观点强调
A.任何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
B.现象和本质是有区别的
C.本质决定现象,现象表现本质
D.现象和本质的对立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
BD.【解读】本题考查现象与本质的关系。马克思的观点重在强调现象和本质不会“合二为一”,说明二者是对立的、有区别的,这样科学研究才不会成为多余。ABCD选项表述都正确,但只有BD符合题意。
 
 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1..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倒过来就是‘由自’,因此,‘自由’等于‘由自’,‘由自’就是随心所欲”。这两种关于自由的观点  
A.前者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B.前者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C.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D.前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唯意志论的观点
D【解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自由和必然的关系,自由和必然是辩证统一的。自由要以必然为前提,把握必然越深入,人就越自由。如果把自由和必然相脱离,只强调自由而否定必然,就会导致唯意志论。这道题考查的是两种对立的哲学观点。
 
2.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
A.目的和手段的关系 B.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
C.限定和超越的关系 D.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D.【解读】本题考查认识和实践的含义以及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主体和客体之间既具有实践关系,即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还具有认识关系,即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3.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
A.实践论B.先验论C.反映论D.从过去的经验出发
C.【解读】本题考查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点,都是反映论,所以C是正确选项。A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B和D是唯心主义认识论。

4.“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属于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B.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立
C.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D.能动反映论和被动反映论的对立
B.【解读】本题考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的对立。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就是唯物主义,也就是反映论;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就是唯心主义,也就是先验论或经验主义。

5.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这说明
A.认识是主体的反映
B.认识是客体的反映
C.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认识的内容和模式是由客体提供的
C.【解读】本题考查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材料中的“人的思维”就是指认识,“基础”就是指实践,“引起自然界的变化”就是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因此只有C项符合题意。

6.“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表明
A.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B.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C.人的认识能力是因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
D.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
A.【解读】本题考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的应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讲过:“从主体方面来看,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说明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对象)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因此,A是正确选项。B、C、D的观点错误,都是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表现,是错误选项。

7.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人的才能
A.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
B.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
C.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的程度
D.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
B.【解读】本题考查对认识的来源的理解和应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但也不否认人的先天生理素质差异对认识的影响。马克思引用亚当·斯密的话说,“个人之间天赋才能差异,……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审题时把分工理解为人的职业不同也就是后天实践不同,这样就会得出B是正确选项。

8.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
A.普遍有效性B.客观规律性C.主体能动性D.直接现实性
D.【解读】本题考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观点的理解和应用。本题通过一个成功企业家“做到”比“知道”更重要的观点来表明,实践高于理论认识的原因在于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和优点。列宁指出:“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并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9.“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主要说明马克思列宁主义
A.还不是真理性认识B.只是不完全的近似的真理
C.是仍然要不断发展的真理D.是暂时的正确认识 .
C.【解读】本题考查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的理解和运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和辩证转化。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A否认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B否认了马列主义的绝对性,D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也就是否认了它的绝对性。C是正确选项。

10.从公元二世纪起,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创立的地心宇宙体系,即地心说曾一直被世人奉为经典。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航海事业的发展,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开始发生革命性的改变,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中提出了太阳中心说。日心说从被提出到最终为世人接受,期间的斗争持续了三个多世纪,是科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念革命。直到17世纪,牛顿把天体和地球统一起来,才结束了自古以来的无休止的宇宙学争论,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这段材料说明A.只要坚持,谬误最终会转变为真理B.真理和谬误是相斗争而发展的
C.真理和谬误是相互包含的D.真理与谬误是不断相互转化的
B.【解读】本题考查真理与谬误的关系。二者首先是对立的,有着原则上的界限,不能相互包含;二者也是统一的,同属认识范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二、多项选择题
1.19世纪英国作家惠兹里特说:“一个除了书本以外一无所知的纯粹学者,必然对书本也是无知的。”与这句话在内涵上相一致的名言还有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C.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D.饱经风霜的老人与缺乏阅历的少年对同一句格言的理解是不同的
ABD.【解读】本题考查实践和认识关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关系的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只有书本的知识,并不是真知,不是深知。A、B、D选项符合试题要求,而C选项强调的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不符合试题要求。
 
2.1708年,清朝政府组织传教士们绘制中国地图,后用10年时间绘制了科学水平空前的《皇舆全览图》,走在了当时世界的前列。但是,这样一个重要成果长期被作为密件收藏内府,社会上根本看不见,没有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反倒是参加测绘的西方传教士把资料带回了西方整理发表,使西方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对我国地理的了解要超过中国人。这说明
A. 科学技术必须同社会发展相结合
B.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C. 只有科学的理论才能指导实践
D. 知识只有应用于实践才能对现实社会产生作用
ABD【解读】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3.恩格斯说过:“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与上述观点蕴含哲理相一致的是
A. “过去的教训是将来行动的指南”
B.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C.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D. “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
ABC解读】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真理和谬误的关系。失败是成功之母。
 
4.邓小平说:“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这对我们实现思想理论创新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它要求我们
A.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B.打破一切理论的约束
C.关注生活实践的需要D.尊重人民群众的诉求
ACD.【解读】本题考查对实践和认识的相互关系的理解,具体是考查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实际相结合,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才能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A选项体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C、D选项体现了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B选项是错误的,因为一切理论既包括正确的理论,也包括错误的理论,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是应该支持和发展的,而不是我们要打破的;而错误的理论则对实践起不到好的作用,是我们要打破的束缚。

5.下列判断体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实践第一观点的是
A.“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B.“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C.“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D.“一步实际行动胜过十打纲领”
ACD.【解读】本题考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实践观点的运用。B是否认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其他三项都体现了实践第一的观点。

6.“知行统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命题,下列选项与之相似的有
A.“上天绝不帮助坐而不动的人”
B.“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
C.“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D.“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ABD.【解读】本题考查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知行统一”就是强调认识与实践的重要性,劝诫人们要保持言行一致。A项中“坐而不动”,B项中“有知识不实践”是从反向说明必须知行统一,C项是讲自我进步、自强不息,与“知行”无关,D项“读书”“行路”正说明知行统一。因此排除C。
 
7.下列选项中,属于认识客体的有
A.人认识到的自然界 B.社会现实中的现象
C.人尚未探索到的领域 D.人的主观精神
.ABD.【解读】本题考查认识主体和客体。认识的主体是人,是处于一定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认识的客体是进入人的实践活动领域并与主体相联系的客观存在,即主体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依据概念,应选ABD。

8.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说明
A.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B.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与途径
D.不仅客体决定认识,而且主体(包括主观)也制约、规范认识
.ABCD.【解读】本题考查认识的本质的理解。认识的本质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故全选。

9.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最本质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这一论断表明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
B.自然界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
C.认识是反映性和创造性的统一
D.自然界是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ACD.【解读】本题考查实践和认识关系的理解和运用。恩格斯所说“人们引起自然界的变化”指的就是实践,“自然界本身”是认识的对象,而不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所以ACD是正确选项,B是不正确的。

10.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
A.反映论B.可知论C.经验论D.实践论
AB.【解读】本题考查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点,因为一切唯物主义者都是可知论者。所以,AB是正确选项。C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D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A.吃喝穿住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D.结成社会关系
1.B.【解读】本题考查物质资料生产实践的地位与作用,正确答案出自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吃喝住穿)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资料本身,而且正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故选B。

2.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这说明
 
A.人与自然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
B.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D.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2.D.【解读】本题考查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协调发展的理解和运用。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因此,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是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条件。运用排谬法,D选项是正确的。

3.“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理由。‘民以食为天’”。这段话表明
A.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
B.人的生理需求是历史的基础
C.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着人的本质
D.人的物质欲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3.A.【解读】本题是考查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民以食为天”,说明只有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去从事其他的一切活动。所以,本题A项正确。运用排谬法,B、C、D项观点错误。

4.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哲学中没有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
.D.【解读】本题考查唯物史观的重要意义。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发现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实现了整个社会历史观的革命变革,宣告了唯心主义的彻底破产,自然观和历史观第一次在唯物主义基础上实现了统一。

5.列宁说:“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与之作斗争的奴隶,是革命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过着默默无言、浑浑噩噩、忍气吞声的奴隶生活的奴隶,是十足的奴隶。对奴隶生活的各种好处津津乐道并对和善的好主人感激不尽以至垂涎欲滴的奴隶是奴才,是无耻之徒。”这三种奴隶的思想意识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差异,是由于
A.人的社会意识并不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人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一致性
C.人的社会意识中的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
D.人的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B.【解读】本题考查“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原理”的理解和应用。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原理认为意识形态在反映或依赖社会存在的基础上有自身发展的特殊规律或功能,主要表现有:同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不完全的同步性、历史继承性、相互作用性和能动的反作用性。题干说明在同一阶级社会中存在三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体现了意识形态同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故正确选项是B。

6.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观点是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
B.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
C.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
D.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D.【解读】本题考查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解和应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大众心理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A、B、C都是错误观点,故D是正确选项。

7.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这是因为
A.社会意识在人类历史领域可以起决定作用
B.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C.先进的社会意识就是先进文化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文化体现出来的
B.【解读】本题考查社会意识的反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就是指社会意识具有能动性,题中观点说明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8.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全部属于非意识形态的是
A.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B.政治思想、语言学、道德
C.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D.技术科学、哲学、宗教
A.【解读】本题考查社会意识形态的含义。社会意识包括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而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思维科学、某些管理科学无阶级性,则属于非意识形态。因此,用排除法可选出A。

9.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取得了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首先就表现在我国的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这说明
A.上层建筑的进步可以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B.先进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反作用
C.经济基础发展的总趋势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D.举什么样的旗帜决定了什么样的经济地位
B.【解读】本题考查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能动地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集中表现为服务于自己的经济基础。

10..“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一名言包含的哲理是
A.夸大个人作用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B.否认个人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
C.承认个人作用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D.否认群众作用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C.【解读】本题考查个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正确作用的理解。“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是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大会上讲话的引语,出自元朝马致远的《汉宫秋》。因此,C选项是正确的。

· 

二、多项选择题
1. “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党的工作中心和意识形态工作的定位和关系,明确指出两项工作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必须坚持两手抓。以下观点中正确体现了两项工作关系的是
A.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既对立又统一
B. 上层建筑能动地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C. 意识形态对经济建设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D. 既要抓主要矛盾,又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ABD【解读】正确选项A B D.本题考查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理解和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包括积极的促进作用和消极的阻碍作用,意识形态属于社会意识,经济建设属于社会存在,AB正确,C是片面的,D经济建设是中心也是重点,正确。
 
2.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客观依据是
A.整个自然界的资源是有限的
B.地球上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C.地理环境是由各种自然条件构成的生态系统
D.人类对自然界的欲望是有限的
BC【解读】本题考查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地理环境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作用的理解和运用。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发展的经常的必要的永恒的条件,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和自然界本身是一个生态平衡系统,人类必须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持生态平衡.所以正确选项是BC,整个自然界的资源是无限的,人类对自然界的欲望是无限的。所以AD是错误的。

3.下列属于生产关系范畴的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B.人们在生产中的交换和分配关系
C.劳动中的主体客体关系D.企业中的管理者和劳动者的关系
AB.【解读】本题考查生产关系的含义和构成。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还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

4.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范畴的有
A.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B.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
C.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D.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产力
ABD.【解读】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概念的理解应用。社会存在是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是以生产方式为主的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的总和。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A、B、D属于生产方式的内容和表现,是正确选项。C错在各种社会关系,因为社会关系不仅有经济的物质的关系,还有政治的、思想的、道德的等精神的关系,也就是说社会关系中既有社会存在的内容,也有社会意识的内容,故C是错误选项。

5.下列属于上层建筑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最高人民法院C.自然科学 D.《实践论》
ABD.【解读】本题考查上层建筑的构成。社会上层建筑包括思想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政治上层建筑;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美学、宗教、文化传媒等属于思想上层建筑。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思维科学、某些管理科学无阶级性,则不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

6.马克思在1859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这段话表明
A.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构成
B.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C.物质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D.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与人的意志无关
ABC.【解读】本题考查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根本动力。两对基本矛盾包含3个要素,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它们之间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其中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7.邓小平曾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说明科学技术革命将
A.自动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种矛盾
B.推动生产力革命并引起社会关系的变革
C.不断变革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精神面貌
D.不断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BCD.【解读】本题考查科技革命的作用。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

8.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天地之间,莫贵于民”。这表明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
A.体现了朴素的重民价值取向
B.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地位
C.其本质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地位
D.坚持了朴素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AC.【解读】本题考查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观点的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以前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但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也有某些重民的思想和观点。本题正属于这一观点。故B不是正确选项,正确选项是AC。D是错误观点,朴素唯物主义是指对自然界的认识,不存在朴素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9.社会发展往往面临多种可选择的道路,其中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是
A.多数人选择的道路B.势力强大的人选择的道路
C.先进阶级选择的道路D.能够解放发展生产力的道路
.CD.【解读】本题考查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辩证关系原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包括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等许多内容。不论是多数人还是势力强大的人的选择都是主观标准,否认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性,故A、B不符合题意要求,不选;先进阶级是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它所选择的道路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C是正确选项;解放发展生产力的道路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D是正确选项。

· 

11.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出现了像孙中山、李大钊、毛泽东、邓小平等历史杰出人物,他们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是
A.历史事件的发起者 B.历史发展的决定者
C.历史事件的当事人 D.历史进程的影响者
.ACD.【解读】本题考查历史人物的作用。历史唯物主义在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前提下,承认杰出人物的活动对于推动历史发展进程具有重大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他们能够反映历史发展的要求,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能够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但认为个别杰出人物决定历史发展,则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第五章
一、单项选择题
1.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创办企业从事生产,60万元用于固定资本、以购买机器设备等,40万元用于流动资本、以购买原材料和劳动力等(其中购买劳动力支付了10万元),一轮生产结束后,该企业的总资本达到了120万元。那么,该企业的剩余价值率为
A.200% B.50% C.100% D.20%
A【解读】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m’=m/v。其中C+V=100万,可变资本V=10万,利润P=120万-100万=20万,利润在量上和剩余价值是一致的,故剩余价值m=20万,套入公式得到剩余价值率m’=20万/10万=200%。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考点,尤其是剩余价值率的考察是一个高频考点,以计算题的考核为主。
 
2.马克思说:“我们不可能从对小麦的品尝当中,来判定它是由封建社会的农奴生产的,还是由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劳动者生产的。”这句话表明
A.使用价值是商品和其他产品的共有属性,它体现人类社会共同的经济关系
B.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本身不反映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
C.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与价值共同反映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
D.使用价值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反映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B.【解读】本题考查对商品二因素的理解。商品二因素是指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题中观点“对小麦的品尝”说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封建社会的农奴”、“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劳动者”说的是生产关系。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本身不反映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
 
3.在古代的物物交换中,一只羊能换两袋米。这两种有用性完全不同的产品之所以能够按一定比例互相交换的原因,在于它们
A.对人们有共同的效用B.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C.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人类劳动D.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C.【解读】本题考查商品的本质属性。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活动。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4.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这句话应理解为
A.商品不可能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
B.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
C.商品消费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
D.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相互排斥、二者不可兼得
D.【解读】本题考查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辩证关系。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统一性表现在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对立性表现在二者相互排斥、不可兼得。

5.某厂生产一部笔记本电脑售价5000元,但此类笔记本电脑的大多数厂家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得整个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那么,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单个商品价值量的变化为
A.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不变B.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增加
C.商品数量不变,价值量增加D.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减少
.D.【解读】本题考查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整个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说明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那么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少,但是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使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

6.假如正常工作日的劳动时间为8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各4小时,采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各延长剩余劳动时间2小时,那么它们的剩余价值率分别增长了
A.50%,200% B.50%,100% C.100%,200% D.50%,50%
A.【解读】本题考查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以及剩余价值率计算的综合理解应用。剩余价值率m′m/v,或者m′=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原来的m′=1。绝对剩余价值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此时m′=(4+2)/4=1.5,比原来增加50%。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8小时保持不变,那么延长2小时剩余劳动时间就要压缩2小时必要劳动时间,此时m′=(4+2)/(4-2)=3,比原来增加200%。

7.资本家竞相改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
A.追逐超额剩余价值 B.获取绝对剩余价值
C.获取相对剩余价值 D.降低劳动力价值
A.【解读】本题考查超额剩余价值的记忆。超额剩余价值是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个别生产者想方设法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动机都是为了获取比部门内其他生产者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8.马克思认为,资本家为了追逐超额剩余价值,不断地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资本的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这必然会导致
A.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B.雇佣工人拥有的财富越来越少
C.资本家拥有的财富越来越多D.对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多
.A.【解读】本题考查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资本家通过资本积累扩大生产规模,使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情况下,由于可变资本的相对量的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减少,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9.要揭示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要揭露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首先就要区分
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B.劳动力和劳动
C.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B.【解读】本题考查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事实上,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是以货币工资形式支付的,工人为资本家劳动,资本家付给工人工资,工资就表现为“劳动的价格”或全部劳动的报酬,这就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10. 平均利润率具有下降趋势的直接原因就在于
A.平均利润的降低 B.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
C.剩余价值量的降低 D.利润量的降低
.B.【解读】本题考查平均利润率的理解。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条件下,即使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总量不断提高,但由于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小,平均利润率也会有下降的趋势。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说:“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终原因始终是:群众贫穷和群众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立,资本主义生产却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这段论述表明
A.经济危机的发生与群众的贫穷及其消费能力受到限制有关
B.经济危机的发生根本上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C.资本积累与无限扩大生产也是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
D.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导致了经济危机的发生
AB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成因,A项经济危机的产生是产品相对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言过剩,也就是相对过剩。B项阐述了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就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就是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C项,由于社会生产无限扩大,而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也就是群众贫穷和群众的消费受到限制),必然导致产品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 D项错在不是绝对的消费能力(也就是无限的消费能力),而是指的相对的消费能力。
 
2.“双十一网购狂欢节”特指11月11日,又被称为“光棍节”。各大电商均会利用这一天来进行大规模的打折促销活动,以提高销售额度。商家打折让利促销是为了
A.通过降低价格改变供求关系B.实现商品的价值
C.更好地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D.改变价值规律
BC.【解读】本题考查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的辩证关系。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统一性表现在商品是二因素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对立性表现在二者相互排斥、不可兼得。商家降价就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 更好地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

3.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在商品价值、价格、供求关系上,价格应该
A.以价值为基础,反映价值的变化
B.供求关系为基础,反映社会的需要
C.与价值变化的幅度始终保持一致
D.与价值偏离,以价值为中心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ABD.【解读】本题考查价格与供求关系、价格与价值的关系。根据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但与价值偏离,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4.马克思指出:“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是:作为起调节作用的自然规律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就像房屋倒在人的头上时重力定律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一样。”这句话表明
A.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或基本规律
B.价值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具有强制性
C.价值规律具有自发性
D.价值规律排斥人的主观能动性
ABC.【解读】本题考查对价值规律的理解。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刺激生产技术的改进,加速商品生产者的分化。价值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不否认人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认识和利用价值规律。

5.某外资企业,招聘车间工人每月工资为2000元(维持劳动者一家生活的基本价值),招聘总经理每月工资为5000元,招聘产品核心技术人员——职称必须是高级工程师,每月工资为8000元。公司还为长期工作的员工提供“三金”保险、以及进修、通讯、探亲等各种补贴。这说明,在外资企业中劳动力商品价值的构成包括
A.劳动者本人和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B.劳动者接受教育和培训所支出的费用
C.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
D.劳动力价值的构成还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ABD.【解读】本题考查劳动力商品价值的构成。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维护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这用于再生产其劳动力;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这用于延续劳动力的供给;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这用于提供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需要的劳动力。在当今社会条件下,D项所述也正确。

6.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是
A.生产资料为资本家私人占有,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的所有权
B.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
C.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是资本雇佣劳动的关系
D.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要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BCD.【解读】本题考查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其特点包括:生产资料为资本家私人占有,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目的是为了获得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以雇佣劳动方式进行;资本主义生产以交换和货币关系作为自己存在的必要条件。工人出卖劳动力获取工资,但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的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
 
7.马克思指出:“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并赋予这个物以独特的社会性质。”这说明
A.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B.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
C.资本的本质是一定社会历史形态下的生产关系
D.资本的本质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
.CD.【解读】本题考查资本的本质的理解。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总是通过各种物品表现出来的,但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一定的历史社会形态下的生产关系。本题正确选项是CD。AB是讲资本的源泉和剩余价值的源泉,与题目材料无关。

8.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马克思原创的观点。这一区分提供了一把解决经济学上最复杂问题的钥匙。其最根本的意义在于
A.揭示了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
B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C.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D.为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BCD.【解读】本题考查区分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的意义。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它表明,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这种划分也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9.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加快资本周转速度起着重要作用,体现在缩短

A. 资本由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的时间B.资本由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时间
C.原材料的储备时间D.劳动者加工劳动对象的时间
ABC.【解读】本题考查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关键因素是:一资本周转的时间;二生产资本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要加强资本周转速度,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就要缩短资本周转时间,加快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A项体现购买阶段的时间,B项体现售卖阶段的时间,C项体现加快流动资本的周转

10.马克思通过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运动规律及其作用,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这一理论的重大意义是
A.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实质
B.阐明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
C.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D.同唯物史观一起,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ABCD.【解读】本题考查剩余价值理论的重大意义。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故本题正确选项是ABCD。

第六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垄断组织是指在一个经济部门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占据垄断地位的大企业。垄断组织的形式多种多样,并不断变化。常见的垄断组织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等,但它们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即
A.通过联合达到独占和瓜分商品生产 B.通过联合达到独占和瓜分销售市场
C.操纵垄断价格 D.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D.【解读】本题考查资本原始积累的作用的理解。资本原始积累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缩短了封建生产方式转变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程。资本原始积累的事实表明,资产阶级的发家史就是一部罪恶的掠夺史,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写在人类的编年史中的”。故本题采用顺选法选C。

2.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垄断组织在采购原材料时多采取
A.垄断低价B.垄断高价C.自由价格D.市场价格
A.【解读】本题考查垄断利润的实现。垄断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垄断高价是指垄断组织出售商品时规定的高于生产价格的价格;垄断低价是指垄断组织在购买非垄断企业所生产的原材料等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
A.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的部分质变
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结果
C.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的手段
D.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的融合
C.【解读】本题考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其实质都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故本题正确选项是C。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管理和调节机制体现了
A.个别金融寡头的经济利益B.全体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
C.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D.全体人民的经济利益
C.【解读】本题考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它更好地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更有利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5.当代国际垄断同盟的高级形式是
A.国际卡特尔B.跨国公司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D.国际托拉斯
C.【解读】本题考查2015年考研政治大纲新增考点“垄断资本国际化条件下的垄断组织”。国际卡特尔是战前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而战后即当代资本主义国际垄断同盟的主要形式是跨国公司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后者是国际垄断同盟的高级形式;简单、初级的垄断组织形式是短期价格协定,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等组织形式。因此,根据题意选C项。

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
A.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
B.国际竞争激化的结果
C.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
D.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
D.【解读】本题考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的根本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的迅速发展,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不断发展和深化。这是因为,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生产和资本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与资本主义占有关系的矛盾日益激化,产生了一系列矛盾。这些矛盾单靠私人垄断资本无法解决,要求私人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凭借国家的力量加以缓解。因此,正确答案是D

7.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比如职工参与决策制度、职工持股计划、社会福利制度等。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这些新变化表明
A.当代资本主义制度开始显示出其优越性
B.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逐渐消失
C.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论断是没有根据的
D.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代替是需要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D.【解读】本题考查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表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促使工人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意志。这些制度主要有:职工参与决策,终身雇佣,职工持股。这是资本主义国家在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方面的变化。

8.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表现在生产上是
A.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
D.个别企业中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
D.【解读】本题考查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生产上的表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在阶级关系上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表现在生产上是个别企业中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经济危机的爆发正是这些矛盾发展的结果,它表明资本主义已无能力继续驾驭这种生产力,要用社会主义来代替。故本题正确选项是D。

二、多项选择题
1.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
A.其结果是大企业在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增加和越来越多的资本为少数大资本所支配
B.是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结果
C.是资本家自由竞争的结果

D. 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社会化的重要表现
.ABCD.【解读】本题考查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的内容。在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中,在剩余价值规律、竞争规律和资本积累规律的作用下,必然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果是大企业在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资本集中是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由许多小资本合并而成大资本的过程,其结果是越来越多的资本为少数大资本所支配。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是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和自由竞争的结果,也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社会化的重要表现。故本题正确选项是ABCD。
 
2.垄断是在自由竞争中形成,并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但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更加复杂和剧烈。这是因为
A.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
B.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C.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不存在能垄断一切社会生产的垄断
D.垄断是为要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ABC【解读】本题考查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垄断阶段,而垄断不能消除竞争的理解和记忆。A B C是理由,正确选项,D是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同自由竞争的一个不同特点,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不,是理由,不选。
 
3.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同自由竞争相比,具有的新特点有
A.在竞争目的上是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B.在竞争手段上还采取非经济手段
C.在竞争范围上还扩大到非经济领域 D.在后果上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ABCD.【解读】这两题考查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是,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而是凌驾于竞争之上,与之并存。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存在竞争的主要原因:一是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二是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三是不存在由一个垄断组织囊括一切部门、一切社会生产的绝对垄断。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同自由竞争相比,具有一些新特点。在竞争的目的上,自由竞争主要是获得更多的利润或超额利润,不断扩大资本的积累。在竞争手段上,自由竞争主要运用经济手段,而垄断条件下竞争的手段更加多样,不仅采取经济手段还采取非经济手段,使竞争更加复杂、激烈。在竞争范围上,自由竞争时期,竞争主要是在经济领域,而且主要在国内市场上进行,而在垄断时期,竞争的规模扩大,范围遍及各个领域和部门,并由国内扩展到国外。总之,垄断条件下的竞争,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更加激烈,具有更大的破坏性。故这两题的正确选项分别是ABC、ABCD。
 
4.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A.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
B.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C.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自身范围内的部分质变
D.标志着资本主义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ABCD.【解读】本题考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原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自身范围内的部分质变,标志着资本主义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各种不同的具体形式,其实质都是
A.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
B.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
C.资产阶级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D.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资本主义具有相同性质
.ABC.【解读】本题考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各种不同的具体形式,其实质都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是资产阶级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代表资产阶级总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6.垄断资本在国内建立了垄断统治后,必然要把其统治势力扩展到国外,建立国际垄断统治。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经济动因有
A.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在别国谋求高额利润
B.将部分非要害技术转移到国外,以取得在别国的垄断优势
C.争夺商品销售市场
D.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
.ABCD.【解读】本题考查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经济动因:一是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在别国谋求高额利润;二是将部分非要害技术转移到国外,以取得在别国的垄断优势;三是争夺商品销售市场;四是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这些经济上的动因与垄断资本主义政治上、文化上、外交上的利益交织一起,共同促进了垄断资本主义向世界范围的扩展。故本题正确选项是ABCD

7.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阶层、阶级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有
A.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B.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
C.公民权利有所扩大
D.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ABD.【解读】本题考查当代资本主义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阶层、阶级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是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发生分离,拥有所有权的资本家一般不再直接经营和管理企业,而是靠拥有的企业股票等有价证券的利息收入为生。二是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三是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故本题正确选项是ABD。

8.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有
A.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B.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C.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D.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ABCD.【解读】本题考查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主要有: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故本题正确选项是ABCD。

Ⅲ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论(科学社会主义)
复习提示:本模块包括第七章和第八章论述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以及对未来社会即共产主义的科学构想,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的认识、构想,也包括了列宁尤其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的实践经验和科学总结。2013年1月5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对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历史特别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进行了新总结。他从6个时间段分析了社会主义思想从提出到现在的历史过程,内容包括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苏联模式逐步形成,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党作出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习本模块的要求是在了解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重点掌握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坚定社会主义必胜信念。
考试重点是歌颂社会主义,分值为2分。

第七章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那么,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飞跃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十月革命的爆发
C.毛泽东思想的形成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1.B.【解读】本题考查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这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飞跃。A是第一次飞跃的标志,B是第二次飞跃的标志。CD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飞跃。

2.马克思指出:“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这句话表明
A.“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B.资本主义社会可以向社会主义社会和平过渡
C.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的形式
D.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的、基本的形式
.D.【解读】本题考查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马克思的那句话“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体现了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的经常的形式。故正确选项是D。A项和题干无关,B项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另一种形式:和平过渡,和题干无关,C项错在唯一。

3.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学说的重大贡献是
A.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
B.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D.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可以率先建立起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
D.【解读】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对社会主义理论的巨大贡献。列宁依据对俄国国内革命形势和国际状况的分析,得出了社会主义可能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并将这一理论付诸实践,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并取得胜利。这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学说的重大贡献。
 
4.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相区别的根本标志是
A.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B.无产阶级专政
C.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D.人民当家作主
A.【解读】本题考查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包括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相区别的根本标志;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下,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5.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A.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B.由革命的根本任务决定的
C.由革命的领导者决定的 D.由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决定的
A.【解读】本题考查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第一,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第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故本题正确选项是A。
 
6.“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由科学保证了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气力去为它安排葬礼呢?”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
A.抹杀了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规律
B.否认无产阶级革命在社会质变中的作用
C.否认历史观上的决定论原则
D.否定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
.B.【解读】本题考查2015年考研政治大纲新增考点“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其中指出: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既要有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又要有资本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通过革命的手段发挥主观能动性。历史观也告诉我们:社会发展过程是社会规律与人的自觉活动相统一的过程。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先进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先进的新的社会制度取代腐朽的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其作用是实现社会形态变革的决定性环节,使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通过解放生产力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本题属于上述考点的综合性应用,需要逐项审视。题干本身虽承认社会规律,但否认了人的自觉活动的作用。因此,A、C、D为错误选项(决定论原则就是承认规律性、因果性),B是正确选项。

二、多项选择题
1.20世纪的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主要表现在
A.社会主义开始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发挥出历史作用
B.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及其在经济、政治、外交、军事上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资本主义和霸权主义在全世界的扩张
C.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D.社会主义在当代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
.ABCD.【解读】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的巨大的贡献。20世纪的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第一,社会主义开始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发挥出历史作用。第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及其在经济、政治、外交、军事上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资本主义和霸权主义在全世界的扩张。第三,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第四,社会主义在当代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故本题正确选项是ABCD。

2.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政权,建立起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广阔前景。但是,这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然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其原因主要有
A.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C.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D.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ABCD.【解读】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政权,建立起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广阔前景。但是,由于受到生产力发展状况、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受到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等,这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然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
 
3.列宁指出:“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跃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也是在曲折中发展的。其决定因素是
A.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
B.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展开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C.经济全球化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D.社会主义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ABC.【解读】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同任何事物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一样,社会主义的发展也会发生曲折,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ABC项是曲折性发展的原因,D项是前进性发展的原因。

4.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从社会主义的改革实践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有
A.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B.要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和步骤
C.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D.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ABC.【解读】本题考查社会主义的改革。社会主义改革根源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种新的先进的制度,从根本上说克服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抗性矛盾,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够高,新制度不够完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还存在诸多不相适应的部分,改革就是克服这些矛盾的最有效途径。

第八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A.是否对未来社会做详尽的描绘
B.是否剖析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
 
C.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D.是否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2.“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这是
 
A.空想社会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B.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C.唯物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D.唯心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3.马克思认为:“那时,人摆脱了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对‘人的依赖关系’,也摆脱了商品经济条件下对‘物的依赖性’,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在这里,“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也就实现了
 
A.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B.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D.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4.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关系是
 
A.两种不同形态的社会B.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
 
C.人类社会两个不同的发展目标D.同一社会形态下的不同阶段
 
二、多项选择题
 
1.实现共产主义不仅是一个合规律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合目的的过程,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这表明
 
A.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这是由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
 
B.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以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为现实依据的
 
C.社会发展和规律是人们社会活动的规律,它的实现离不开人们自觉创造历史的实践活动
 
D.人类社会发展是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的更替
 
2.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代替资本主义并最后实现共产主义,离不开
 
A.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发挥的能动性B.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C.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D.社会主义国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3.马克思主义认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但他又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细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两句观点表明
 
A.尽管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曲折,但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总趋势是必然的
 
B.“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体现了社会发展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
 
C.“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相互包容相互补充
 
D.“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间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的高度统一
 
4.习近平曾经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这里讲的“精神上的‘钙’”是指
 
A.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B.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D.共产党员的职业规划
 
5.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有
 
A.实现了共同理想也就实现了远大理想
B.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远大理想的必经阶段
 
C.实现远大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最终目的
D.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是辩证统一的
 
答案与解读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读】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马克思的“在将来某个特定的时刻应该做些什么,应该马上做些什么,这当然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列宁的“我们可以绝对有把握地说,剥夺资本家一定会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力蓬勃发展。但是,生产力将以什么样的速度向前发展,将以什么样的速度发展到打破分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把劳动变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这都是我们所不知道而且也不可能知道的。”以及恩格斯的“无论如何,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人们自己会决定,是否应当为此采取某种措施,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方法,以及究竟是什么样的措施。”等这些论述,都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者对待预见未来的态度是,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因此选B项。


2.C.【解读】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立场和方法。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能否正确预见未来的基本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
 
3.B.【解读】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在剖析资本主义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未来社会的预测,是在科学地批判和解剖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作出的。
 
4.A.【解读】本题考查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共产主义是人类解放的实现,那时人类将最终从支配他们生活和命运的异己力量中解放出来,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5.D.【解读】本题考查共产主义的发展阶段。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列宁分别把这两个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关系,一方面必须看到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的一致性,看到它们总体上同属一个类型的社会形态;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这两个阶段在发展程度和成熟程度上的重大区别。
二、多项选择题
 
1.ABC.【解读】本题考查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意义。实现共产主义不仅是一个合规律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合目的的过程,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这说明共产主义理想作为一种社会理想,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设立的社会发展目标。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为依据的。因此共产主义的实现也离不开人们自觉创造历史的实践活动,故ABC正确。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类型来说,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同属一个类型的社会形态,二者是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的关系,因此D项错误。
 
2.ABCD.【解读】本题考查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依据。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它与一切空想和幻想是有本质区别的。共产主义的实现是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是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为根据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用事实证明着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
 
3.ABCD.【解读】本题考查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这两个论断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总结不同时期工人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基础上,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得出的结论。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实践看,二者体现了社会发展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看,“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相互包容相互补充。一方面两个必然指明了两个决不会的最终前途,从一定意义上讲二者也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的高度统一。
 
4.ABC.【解读】本题考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十八大报告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习近平提出: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5.BCD.【解读】本题考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前者是后者的必经阶段,后者是前者的发展趋势和最终目的。


[上一篇]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数学考试大… [下一篇]考研时政____南海仲裁案考点

快速导航

淘宝官方旗舰店 在线报名 学员登录 在线提问

热点新闻

·管理学案例分析—考研精选题
·2014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
·西医综合考试真题及答案—考研16版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西医综合真题及答…
·?练习题解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

推荐新闻

相关阅读

·【方舟云教育】阿尔法大学中英文博士项目韩
·【方舟云教育】马来西亚城市大学
·2024年高考保送生之五云南icon
·【方舟】大专生进国企厂,是怎么做到的?待遇…
·【方舟】2023年硕士补录还有10个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