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南华早报报道,富士康公司已经在一家工厂中使用机器人替代了6万名工人。 在江苏昆山地区有许多台湾制造企业建厂,目前这些公司都开始大量削减用工数量。已经大约有600家公司在试图通过使用机器人替代工人,以提高业绩增速和削减成本开支。昆山政府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富士康公司在内的35家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投资40亿人民币。 尽管开发人工智能技术需要大笔前期投入,但是长期来看,机器人比工人更加稳定,同时也能节省人力成本。这些制造企业生产的消费品销往全球各地,因此通常需要满足非常紧急的加工期限。使用机器人代替工人后,制造企业能够避免让工人过度加班赶工带来的社会问题。 过去数年中,富士康公司因为工作环境不佳备受争议,导致工厂中出现一系列工人跳楼自杀事件。之前,富士康员工一直抱怨工作强度太大、住宿环境不佳以及工资待遇过低。近期,富士康公司已经开始着手改善工人工作条件,但是并未对投资人工智能以及使用机器人代替人工消息做出置评。 目前,全球各国都出现使用高效率机器人代替人工的趋势。根据美国机器人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二月,美国制造工厂内已经有超过26万个机器人投入使用。2015年,北美公司订购总价值高达18亿美元的3.1万个机器人,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4%。 其中,亚马逊公司正在提高机器人的使用比重,特别是负责商品仓库的运输和分拣工作。同时,汽车制造企业已经从几年前就开始在美国境内使用机器人生产汽车。 目前,机器人主要应用在包括产品组装在内的工资较低的岗位,所需的技术水平较低。但是,越来越多的企业试图在消费者服务领域应用更加复杂的机器人。 软银集团旗下的人形机器人Pepper已经在去年于中国部分零售商店试运行。本周,必胜客快餐店也开始使用Pepper机器人,负责在部分连锁店内处理消费者的订单。 尽管业界正在研发功能更加复杂的机器人,但是前景可能不会一片光明,因为人类不会接受机器人争夺工资更高的岗位。在美国,一种能够完成麻醉医师大部分工作的机器人停止销售,因为销售量非常低,主要由于美国麻醉医师协会的强烈抵制。该协会更加支持使用真人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