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学位论文的组织及参考格式 (供学生参考) 一、论文的组织 管理类学位论文的选题与格式是有专门的要求的,您可以再看一下研究方法课程的内容。总体的要求是论文应该是一个研究报告,要有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选择本研究问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其次是本研究相关问题的以往研究综述(以往文献的回顾与总结,可以是理论也可以是实际应用的成果),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由于存在着这样的不足,我们才有必要去研究),这一部分是整个论文的理论基础,是非常重要的;第三部分需要提出本研究的焦点问题(研究的假设)和研究的方法设计(一般应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如:访谈、案例研究、问卷调查等);第四部分专门论述研究的过程(调查对象、调查实施)及所得到数据的统计分析;第五部分是研究结论的总结和讨论(理论上贡献或创新点、实际的应用价值、哪些结论与原先的假设一致,哪些又不一致,什么原因导致不一致,研究又存在哪些不足之处,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等等);第六部分为参考文献;第七部分为附录,列出调查工具(问卷、访谈提纲等);最后是致谢。 二、论文的格式 学位论文应由八部分组成,依次为:(1)封面;(2)中文摘要(包括中文关键词3-5个);(3)英文摘要(包括英文关键词3-5个);(4)目录(包括图目录和表目录);(5)正文;(6)参考文献;(7)附录;(8)致谢。 1、 封面内容 文章标题(页面上方,居中) 作者姓名(标题之后,居中) X X X 硕士学位 (页面下方,居中) 香港城市大学(学位名称之后,居中) 年份(居中) 详见已发给学生的论文封面设计图 2、中文摘要 (1)“摘要”两字用粗黑体三号并且居中,段前间距1行,段后间距0.5行。 (2)摘要内容的字体、字号为宋体小4号。 (3)关键词用宋体小4号加粗。 3、英文摘要 (1)“Abstract” 用粗黑体三号并且居中,段前间距1行,段后间距0.5行。 (2)内容的字体、字号为Times New Roman小4号。 (3)Key words用Times New Roman小4号加粗。 4、目录 (1)“目录” 两字用粗黑体三号并且居中,段前间距1行,段后间距0.5行。 (2)目录书写至三级标题;下一级标题缩进一格;标题应标明页号。 (3)字体为宋体小四号,一级标题加粗。 (4)图表要有图表目录。 5、正文 (1)标题用粗黑体并且居左,字号为:一级标题三号,二级标题小三号,三级标题四号; 1-3级标题段前间距1行,段后间距0.5行。 (2)标题序号标号 一级标号:1 2 3 …… 二级标号:1.1 1.2 1.3 …… 三级标号:1.1.1 1.1.2 1.1.3 …… (3)图表标号 图应标明图序和图题,序号和图题之间空1字;图序根据所在章节用图1.1、图1.2……,图2.1……编号;图序和图题用宋体五号,居中排于图的下方;图一般随文编排。 表格应有表序和表题,序号和表题之间空1字;表序根据所在章节用表1.1、表1.2……,表2.1……编号;表序和表题用宋体五号,居中排于图的上方;表一般随文编排,先见文字后见表;表需卧排时,应顶左底右;需跨页时,一般排为双面跨单页;需转页时,应在续表上方居中注明“续表×”,表头重复排出;表格内字体一般用5号。 图表与上下文之间各空一行。 (4)正文用宋体小四号。 6、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用粗黑体三号并且居左,段前间距1行,段后间距0.5行。 引用的参考文献统一列示于正文之后,直接引用的文字、数据、表格等应将参考文献序号标注于正文。 (1) 论文中参考文献的标注方式 如果引用的是论文中的观点,则写法是: “一段观点或结论(姓名,YYYY)”,或 :“姓名(YYYY)的观点是……”。 其中,YYYY是4位数的年号。 如果作者在该年发表2篇以上的文章,则按照发表的时间顺序分别标注a、b、c之类,例如:YYYYa,或YYYYb。 如果引用的是著作中的观点,则写法是: “一段观点或结论(姓名,YYYYa,P.×××)”,或:“姓名(YYYYb,P.××—××)的观点是……”。 其中,P.×××表示被引用观点所在页码,例如,P.203。 (2) 论文尾部参考文献的标列方法(选用悬挂缩进) ▲ 刊物上的论文类: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J].刊物名称,年,卷号(期号):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示例 [8] 李里特,候文义.农业产业化和结构调整的几个关键问题[J].科技导报,2002(1):36-39 ▲ 著作类 [序号] 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示例 [1] 郭健.哈佛大学发展史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2-3 ▲ 论文集 [序号] 作者.文献题名[A](或编者,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示例: [18] 江举谦.中国传统士道与从政观念[A].刘小枫.中国文化的特质[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90:251-263 [19] 刘小枫.中国文化的特质[C]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90:251-263 ▲ 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D].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授予单位,授予年 示例: [28]陈华森.模块化专业课程计划的研究与开发[D].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1989 ▲电子文献: [序号] 作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示例 [9]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01]http://www.cajed.cn/pub/wml.txt/980810-2.html,1998.08.16/1998-10-04 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M/CD—光盘图书,CP/DK—磁盘软件,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 (3) 英文参考文献,也按照上述规则写 作者姓名必须是“姓在前,名在后;姓不缩写,名缩写”。例如,论文类的标列方式是“姓,名.文章题目[J].刊物名称,年,卷号(期号):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示例 [1] Richard, O.& Kirby, S. L. Organizational justice and the justification of work force diversity programs[J].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Psychology, 1999, 14(1): 109-118 [2] Stuart, T. E.& Podolny, J. M. Local search and the evolution of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6, 17(1): 21-38 [3] Wagner, W. G., Pfeffer, J.& O’Reilly, C. A. Organizational demography and turnover in top-management groups[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84, 29(1): 74-92 (4)整个参考文献按英文在前,中文在后排列,英文按照英文字母顺序排列,中文按照汉语拼音的字母顺序排列。 (5) 作者三名以内的全部列出,中文为***,***和***,英文为***,***&***),四名以上的列前三名,中文后加“等”,英文后加“et al”(斜体)。作者姓名不管是外文还是汉语拼音一律姓在前、名在后。 7、附录 (1)“附录”两字用粗黑体三号并且居左,段前间距1行,段后间距0.5行。 (2)附录内容的字体、字号一般为宋体小4号。 8、致谢 (1)“致谢”两字用粗黑体三号并且居中,段前间距1行,段后间距0.5行。 (2)内容的字体、字号为宋体小4号。 9、论文页眉和页脚 页眉请注明论文名称 页脚处标出页码(正文页码用 1 2 3 …… 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