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全文
|
[ 作者: 黑龙江校区 | 时间:2018/6/27
| 浏览:2302次 ]
|
[ 关键词:黑龙江省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生报名须知]
|
黑龙江省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生报名须知 |
|
|
|
|
|
| 时间:2012-09-11 来源:黑龙江省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作者:黑龙江省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
|
| 一、报名时间:
1、2012年9月28日-29日每天9:00-22:00,应届本科毕业生网上预报名。有关高校组织应届本科毕业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或http://yz.chsi.cn)填写报名信息。 2、2012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 ,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按网站的提示和要求如实填写本人报名信息。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期间考生可修改本人信息。应届本科毕业生预报名信息有效,无需重复报名。
二、报名地点: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三、报考点设置:
1、统考生报名:所有考生均须到下表中限定的报考点报名。哈尔滨市报考省外招生单位的考生须到黑龙江东方学院、黑龙江科技学院、黑龙江工程学院、哈尔滨学院等报考点报名,其它报考点不予受理。 2、哈尔滨市报考省外招生单位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工程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会计硕士、图书情报硕士、审计硕士联考的考生须到黑龙江科技学院报考点报名;报考我省招生单位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工程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的考生须到所报招生单位的报考点报名,其他考生须到下表中限定的报考点报名。 3、法律硕士联考报名:全省考生均须到黑龙江大学报考点报名。 4、“单独考试”、“强军计划”报名:报考我省招生单位的考生须到所报招生单位的报考点报名。 5、推荐免试生报名:考生须凭省招考办发放的校验码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填写报名信息,选择本人所毕业的本科高校报考点,并与其他考生同期现场确认报名信息。 6、“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报名:报考我省招生单位的哈尔滨市考生须到所报招生单位的报考点报名,报考省外招生单位的哈尔滨市考生须到黑龙江工程学院报考点报名,哈尔滨市以外的考生须到下表中限定的报考点报名。 7、“建筑、艺术、设计”专业(考试时间超三小时)报名:哈尔滨市报考省外招生单位“建筑、艺术、设计”专业的考生,须到东北林业大学报考点报名,其他考生须到下表中限定的报考点报名。 8、哈尔滨市报考省外招生单位考试科目含中医综合和西医综合的医学门类考生,须到黑龙江东方学院报考点报名,其他考生须到下表中限定的报考点报名。
四、现场确认:
现场确认时间为2012年11月10日—14日,考生需携带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到报考点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本人确认报名信息并缴费、照相。考生办理报考手续缴纳报考费后,不再退还。
五、报考资格审查:
招生单位对考生网上填报的报名信息进行全面审查,并重点核查考生填报的学历(学籍)信息,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准予考试。 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有疑问的,招生单位可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后,再准予考试。 招生单位在审查考生资格时,发现伪造证件情况时,可扣留伪造证件。
六、打印准考证:
打印准考证时间为2012年12月25日-2013年1月7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询考试信息,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
七、注意事项:
1、考生须到报考点指定的考场考试。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参加考试。考生不得携带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材料或者存储有与考试内容相关资料的电子设备参加考试。考生入场时须接受考试安全检查。考生在每科考试开考15分钟后不得入场。初试交卷出场时间不得早于每科考试结束前30分钟,交卷出场后不得再进场续考,也不得在考场附近逗留或交谈。 2、根据教育部和省招生考试委员会决定,2013年我省硕士研究生考试在国家统考和联考科目考试中统一配备考试文具和电子挂钟。考生参加这些科目考试时不准携带考试文具和佩戴计时表入场。如有违犯将依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认定为考试违纪,取消该科目的考试成绩,并记入考生诚信档案。 3、我省2013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将全部在使用监控录像的标准化考点实施。并配备手机屏蔽仪、作弊克、金属探测仪、二代身份证识别仪等现代科技设备,严厉打击考试舞弊,维护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维护广大考生的合法权益。
八、报考点详见下表:
报考点代码报考点名称受理报考范围咨询电话 报名容量(人) 2301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市报考该校{包括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和“建筑、艺术、设计”专业(考试时间超三小时)}的考生;所有报考该校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工程管理硕士和“单独考试”、“强军计划”的考生。 0451-86416113 8500 2302 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市报考该校(包括“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所有报考该校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单独考试”和“强军计划”的考生;哈尔滨市报考中国航空研究院627研究所和哈尔滨船舶锅炉涡轮机研究所的考生。 0451-82519679 5000 2303 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市报考该校{包括“建筑、艺术、设计”专业(考试时间超三小时)}的考生;所有报考该校工商管理硕士(MBA)、工程管理硕士和“单独考试”的考生。 0451-86390155 3500 2304 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市报考该校{包括“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和“建筑、艺术、设计”专业(考试时间超三小时)}的考生;所有报考该校工商管理硕士(MBA)、旅游管理硕士和“单独考试”的考生;哈尔滨市报考省外招生单位“建筑、艺术、设计”专业(考试时间超三小时)的考生。 0451-82190710 2700 2305 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市报考该校的考生;所有报考该校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和“单独考试”的考生;全省所有报考“法律硕士联考”的考生;哈尔滨市报考黑龙江省科学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和黑龙江省委党校的考生。 0451-86608729 55002306佳木斯大学佳木斯市、伊春市、鹤岗市、双鸭山市、七台河市的考生。0454-86184992500 2307 哈尔滨医科大学哈尔滨市报考该校的考生;所有报考该校“单独考试”的考生;哈尔滨市报考东北石油大学和齐齐哈尔大学的考生。 0451-86671349 2500 2308 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市报考该校的考生;所有报考该校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和“单独考试”的考生;哈尔滨市报考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和哈尔滨体育学院的考生。 0451-55190398 3000 2309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市报考该校的考生;哈尔滨市报考佳木斯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和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的考生。 0451-82197018 2000 2310 东北石油大学大庆市报考该校的考生;所有报考该校工商管理硕士(MBA)和“单独考试”的考生;大庆让胡路区、龙风区及大庆所属四县考生。 0459-6503721 30002311齐齐哈尔大学齐齐哈尔市、黑河市、大兴安岭地区的考生。0452-274266340002312牡丹江医学院牡丹江市、鸡西市的考生(报考医学门类除外)。0453-69842052500 2313 哈尔滨商业大学哈尔滨市报考该校的考生;所有报考该校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旅游管理硕士的考生;哈尔滨市报考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的考生。 0451-84892021 27002314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市报考该校的考生;所有报考该校“单独考试”的考生。0451-880601765000 2315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大庆市报考该校的考生;绥化市和大庆萨尔图区、大同区、红岗区考生;大庆市、绥化市报考省内科研单位★ 、考试科目含“中、西医综合”、“建筑、艺术、设计”专业(考试时间超三小时)的考生。 0459-6819132 3000 2316 黑龙江科技学院哈尔滨市报考该校的考生;所有报考该校工商管理硕士(MBA)的考生;哈尔滨市报考省外招生单位的考生;哈尔滨市报考省外招生单位的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工程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会计硕士、图书情报硕士、审计硕士联考的考生。 0451-88036418 3800 2317 黑龙江工程学院哈尔滨市报考省外招生单位的考生;哈尔滨市报考省外招生单位“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0451-880287190451-8802884235002318哈尔滨学院哈尔滨市报考省外招生单位的考生。0451-8661095235002319黑龙江东方学院哈尔滨市报考该校的考生;哈尔滨市报考省外招生单位的考生;哈尔滨市报考省外招生单位考试科目含中医综合和西医综合的医学门类考生。0451-8667321430002320牡丹江师范学院牡丹江市、鸡西市报考医学门类的考生。0453-65110062000注: 农垦、森工系统的考生,可就近选择报考点。
★省内科研单位: 黑龙江省科学院、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哈尔滨船舶锅炉涡轮机研究所、黑龙江省委党校、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哈尔滨焊接研究所、中国航空研究院627所。 黑龙江省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2012年9月12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