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内部控制学》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审计学专业必考课科目,是培养和检查应考者的内部控制知识及制度评估方法应用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程。该课程包括内部控制架构、内部控制设计和内部控制评估三大部分,属于现代管理学、会计学和审计学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属于一门特色课程。它不仅涉及到很多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在社会学科中的应用,同时还包容了现代管理科学的新成果、新方法和新技术,更重要的是吸纳了国际上内部控制研究最新成果“COSO报告”和“COCO报告”的主要内容。 二、课程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了解内部控制的架构,初步掌握内部控制设计和评价的方法。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本课程应具备基础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等基础知识。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课程的重点内容包括:内部控制基本理论、内部控制目标与要素、内部控制程序与方法、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 课程的难点包括:业务与经营控制设计、内部控制五要素评价。 Ⅱ 考核目标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三个能力层次是递进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Ⅰ)识记:要求考生能够识别和记忆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 (Ⅱ)领会:要求考生能够领悟和理解课程内容的内涵及外延,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 (Ⅲ)应用: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内部控制基本知识,针对不同组织、不同业务,进行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评价。 Ⅲ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 内部控制基本理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内部控制概念和演进过程、了解内部控制的地位、原理、功能与作用、特征与特质。 二、课程内容 1.1 内部控制的概念 1.2 内部控制的演进 1.3 内部控制的地位 1.4 内部控制的原理 1.5 内部控制的功能与作用 1.6 内部控制的特征与特质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内部控制的概念 识记:①内部控制的概念。 领会:①全部控制论与部分控制论的区别。 (二)内部控制的演进 识记:①内部控制的主要历史事实。 领会:①内部控制的演进过程。 (三)内部控制的地位 识记:①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职能。 领会:①单位及单位组成要素;②控制在管理过程中的地位;③设置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四)内部控制的原理 识记:①闭环控制、开环控制、平衡偏差、补偿干扰、排除干扰。 领会:①常用的控制方法 (五)内部控制的功能与作用 识记:①内部控制功能;②内部控制作用。 领会:①有效控制的标准 (六)内部控制的特征与特质 识记:①内部控制的特征。 领会:①内部控制与外部审核;②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③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④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第二章 内部控制目标与要素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内部控制目标、掌握内部控制的要素与内部控制的种类与类型。 二、课程内容 1.1 内部控制的目标 1.2 内部控制的要素 1.3 控制环境 1.4 风险评估 1.5 控制活动 1.6 资讯与沟通 1.7 监督 1.8 内部控制种类与类型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内部控制的目标 识记:①COSO报告中的目标;②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提出的目标。 领会:①内部控制固有限制内容。 应用:①运用内部控制固有限制进行相关分析 (二)内部控制的要素 识记:①第55号《审计标准文告》中所述三要素。 领会:①COSO报告所提的五要素;②内部控制技术要素。 应用:①应用COSO报告所提的五要素进行相关分析 (三)控制环境 识记:①控制环境含义。 领会:①构成控制环境的各种因素,如操守及价值观;胜任的能力、董事会或监督委员会;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组织结构;权责的划分;人力资源政策及实行;②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关于控制环境的相关规定 应用:控制环境的各种因素分析 (四)风险评估 识记:①目标涵义。 领会:①目标种类、目标重叠与衔接、目标达成;②风险辨识和风险分析;③对改变的管理;④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关于风险评估的相关规定 应用: 运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关于风险评估的相关规定进行分析 (五)控制活动 识记:①控制活动涵义;控制活动要素。 领会:①控制活动的种类;②与风险评估的结合;③因单位而异;④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关于控制活动的相关规定 (六)资讯与沟通 识记:①资讯涵义;②资讯的质量 领会:①内部沟通与外部沟通的方式与方法;②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关于资讯与沟通的相关规定 应用:内部沟通与外部沟通的方式与方法 (七)监督 识记:①监督的方法。 领会:①持续的监督活动;②个别评估范围、频率、主体、过程、方法;③缺失报导内容、原则等;④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关于监督的相关规定 (八)内部控制种类与类型 识记:①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 领会:①会计控制划分的种类;②内部控制主要类型 应用:内部控制种类与类型分析 第三章 内部控制程序与方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内部控制程序和方法、了解内部控制的标准。 二、课程内容 1.1 内部控制程序 1.2 内部控制方法 1.3 内部控制的标准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内部控制程序 识记:①内部控制一般模式。 领会:①内部控制程序。 (二)内部控制方法 识记:①内部控制方法的涵义。 领会:①目标控制法,组织控制法,授权控制法,程序控制法,措施控制法和检查控制法。 应用:①现代职务分管控制、记录报告控制、资产管理控制、职务轮换控制 (三)内部控制的标准 识记:①内部控制标准涵义。 领会:①内部控制一般标准;②内部控制具体标准 第四章 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内部控制的组织及责任,掌握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 二、课程内容 1.1 内部控制的组织 1.2 内部控制的责任 1.3 内部控制的建立 1.4 内部控制的实施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内部控制的组织 识记:①控制组织的必备条件;②控制组织的职权与措施。 领会:①控制组织的方式与类型。 (二)内部控制的责任 识记:①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关于内部控制责任的相关规定。 领会:①管理阶层的责任、董事会的责任、内部审计人员的责任、其他员工的责任、外部团体的责任。 (三)内部控制的建立 识记:①建立适当的会计制度和各项管理制度。 领会:①建立健全组织结构与职责划分;②建立合理的标准 (四)内部控制的实施 识记:①内部控制的实施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第五章 内部控制基础设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内控制度含义与特征、内控制度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小型单位内控制度设计要求,掌握内部牵制的种类、内部制度文件设计方法。 二、课程内容 1.1 内控制度的含义与特征 1.2 内部控制设计原则 1.3 内部控制设计方法 1.4 内部牵制组织设计 1.5 内部制度文件设计 1.6 小型单位内控制度设计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内控制度的含义与特征 识记:①内控制度的含义;②内控制度的种类;③内控制度有效性的特征。 (二)内部控制设计原则 识记:①信息化原则,系统化原则,标准化原则。 (三)内部控制设计方法 识记:①控制制度的设计范围;②控制制度的设计主体。 领会:①控制制度的设计步骤;②控制制度的设计重点。 (四)内部牵制组织设计 识记:①内部牵制的目的、内部牵制的设计方法。 领会:①内部牵制的种类 (五)内部制度文件设计 识记:①组织系统图设计;②职责划分表设计;③工作说明书设计;④方针和程序手册设计。 领会:①业务流程图设计 (六)小型单位内控制度设计 识记:①小型单位内控设计的必要性及特征。 领会:①简单控制法设计;②循环控制法设计 第六章 内部环境控制设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组织架构控制设计、发展战略控制设计、人力资源控制设计、社会责任控制设计、企业文化控制设计的设计要点,结合组织具体情况,能够进行相应控制设计。 二、课程内容 1.1 组织架构控制设计 1.2 发展战略控制设计 1.3 人力资源控制设计 1.4 社会责任控制设计 1.5 企业文化控制设计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组织架构控制设计 识记:①组织架构控制设计要点②工作设计。 领会:①组织机构设计 应用:①领导与授权控制设计。 (二)发展战略控制设计 识记:①发展战略控制设计要点;②发展战略控制设计原则;③发展战略控制设计步骤。 领会:①规划与发展战略的设计内容。 (三)人力资源控制设计 识记:①人力资源控制设计目的;②人事控制设计;③激励机制设计。 应用:①人力资源控制设计要点 (四)社会责任控制设计 识记:①企业社会责任;②社会责任控制目的;③安全生产控制设计要点;④产品质量控制设计要点;⑤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控制设计要点。 (五)企业文化控制设计 识记:①企业文化及特征;②企业文化建设。 领会:①企业文化设计的目的;②企业文化控制设计和要素 第七章 业务经营控制设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生产与成本等业务经营控制设计要点,结合组织具体情况,能够进行相应控制设计。 二、课程内容 1.1 资金活动控制设计 1.2 采购业务控制设计 1.3 资产管理控制设计 1.4 生产与成本控制设计 1.5 销售业务控制设计 1.6 研究与开发控制设计 1.7 工程项目控制设计 1.8 担保业务控制设计 1.9 业务外包控制设计 2.0 财务报告控制设计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资金活动控制设计 识记:①资金活动控制目的;②资金控制设计要点。 领会:①筹资控制;②投资控制设计;③资金运营与会计制度设计。 应用:①筹资控制分析;②投资控制分析;③资金运营控制分析 (二)采购业务控制设计 识记:①采购业务控制目的。 领会:①采购业务控制设计要点;②采购控制设计;③付款控制设计。 应用:①采购与付款控制主要措施;②采购与付款控制控制重点 (三)资产管理控制设计 识记:①资产管理控制目的。 领会:①资产管理控制设计要点;②存货控制设计;③固定资产控制设计。 应用:①资产管理控制措施;②资产管理控制重点;③存货业务控制;④存货控制主要措施 (四)生产与成本控制设计 识记:①生产控制内容;②生产计划控制设计。 领会:①生产作业控制设计;②质量控制设计;③生产与成本控制措施。 应用:①生产控制方法;②生产与成本控制重点 (五)销售业务控制设计 识记:①销售业务控制目的 领会:①销售业务控制设计要点 应用:①销售及收款控制设计 (六)研究与开发控制设计 识记:①研究与开发控制目的;②研究与开发控制设计的要点;③研究与开发业务流程。 领会:①研究与开发控制设计。 (七)工程项目控制设计 识记:①工程项目控制目的;②工程项目流程。 领会:①工程项目控制要素;②工程项目控制设计。 (八)担保业务控制设计 识记:①担保业务控制目的;②担保业务一般流程。 领会:①担保业务控制设计 应用:①担保业务控制要素 (九)业务外包控制设计 识记:①业务外包控制目的;②业务外包一般流程;③业务外包控制要素。 领会:①业务外包流程控制设计。 (十)财务报告控制设计 识记:①财务报告流程;②财务报告控制目的;③财务报告控制的总体要求。 领会:①财务报告控制要素。 第八章 业务管理控制设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全面预算、合同管理、内部信息传递、信息系统控制设计要点,结合组织具体情况,能够进行相应控制设计。 二、课程内容 1.1 全面预算控制设计 1.2 合同管理控制设计 1.3 内部信息传递控制设计 1.4 信息系统控制设计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全面预算控制设计 识记:①全面预算的含义与组织;②全面预算基本业务流程;③全面预算控制的目的。 领会:①全面预算的控制要素。 应用:①全面预算的控制设计 (二)合同管理控制设计 识记:①合同管理流程;②合同管理的原则;③合同管理控制的目的。 领会:①合同管理控制要素。 应用:①合同管理控制设计 (三)内部信息传递控制设计 识记:①内部信息传递流程;②内部信息传递的原则;③内部信息传递的目的。 领会:①内部信息传递控制要素。 应用:①内部信息传递控制设计 (四)信息系统控制设计 识记:①信息系统控制目的 领会:①信息系统的控制要素。 应用:①信息系统的控制设计 第九章 内部控制评价方式与方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内部控制评价步骤、评价方法,掌握我国内部控制评价内容及程序,内部控制审计缺陷的划分及意见类型的确定条件。 二、课程内容 1.1 内部控制评价步骤 1.2 内部控制评价方法 1.3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 1.4 内部控制风险评估 1.5 我国内部控制评价 1.6 我国内部控制审计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内部控制评价步骤 识记:①内部控制必须符合的基本标准;②内部控制评价必须做好的准备工作。 领会:①内部控制评价步骤。 (二)内部控制评价方法 识记:①制度调查方法;②制度初评方法;③综合评价方法。 领会:①制度描述方法;②符合性测试方法。 (三)内部控制自我评价 识记:①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含义;②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原因;③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方法;④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领会:①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结构 (四)内部控制风险评估 识记:①COSO报告中的两种评估工具;②风险评估问卷。 领会:①识别风险与评估的主要过程;②管理风险的主要方法 (五)我国内部控制评价 识记:①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中内部控制评价;②内部控制评价原则。 领会:①内部控制评价内容;②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 (六)我国内部控制审计 识记:①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中内部控制审计;②计划审计工作;③实施审计工作;④形成评价意见;⑤记录审计工作。 领会:①评价控制缺陷;②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要素;③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意见类型及出具条件 第十章 内部控制五要素评价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内部控制五要素评估工具、掌握对控制环境、目标风险评估、控制活动评估、资讯与沟通评估、监督评价的方法。 二、课程内容 1.1 五要素评估工具 1.2 控制环境评估 1.3 目标风险评估 1.4 控制活动评估 1.5 资讯与沟通评估 1.6 监督评价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五要素评估工具 识记:①内部控制评估工具构成;②组成要素个别评估表;③风险评估及控制活动底稿。 (二)控制环境评估 识记:①操守及价值观评估;②执行的能力评估;③董事会及监督委员会评估;④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评估;⑤组织结构评估;⑥权责分派评估;⑦人力资源政策及实行评估。 (三)目标风险评估 识记:①整体目标制定;②作业层级目标制定;③风险分析④对改变的管理。 (四)控制活动评估 识记:①控制作业适当性评价;②作业执行适当性评价。 (五)资讯与沟通评估 识记:①资讯评价;②沟通评价。 (六)监督评价 识记:①个别评估;②缺失的报告。 领会:①持续性监督 第十一章 内部控制业务活动评价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我国五部委2010年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中提出的内部环境、业务经营、业务管理控制活动评价的要点。 二、课程内容 1.1 内部环境控制活动评价的要点 1.2 业务经营控制活动评价要点 1.3 业务管理控制活动评价要点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内部环境控制活动评价的要点 领会:①组织架构评价;②发展战略的评价要点;③人力资源评价要点;④社会责任评价要点;⑤企业文化的评价要点。 应用:①运用内部环境控制活动评价的要点进行评价。 (二)业务经营控制活动评价要点 领会:①资金活动的评价要点;②采购业务评价要点;③资产管理的评价要点;④销售业务的评价要点;⑤研究与开发的评价要点;⑥工程项目评价;⑦担保业务的评价要点;⑧业务外包评价;⑨财务报告的评价要点。 应用:①运用业务经营控制活动评价要点进行评价。 (三)业务管理控制活动评价要点 领会:①全面预算评价要点;②合同管理评价要点;③内部信息传递的评价要点;④信息系统的评价要点 应用:①运用业务管理控制活动评价要点进行评价。 Ⅳ 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一、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作用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根据专业自学考试计划的要求,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而确定。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课程考试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明确了课程学习的内容以及深广度,规定了课程自学考试的范围和标准。因此,它是社会助学组织进行自学辅导的依据,是自学者学习教材、掌握课程内容知识范围和程度的依据,也是进行自学考试命题的依据。 二、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进行学习和考核的依据,教材是学习掌握课程知识的基本内容与范围,教材的内容是大纲所规定的课程知识和内容的扩展与发挥。 大纲与教材所体现的课程内容基本一致;大纲里面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知识点,教材里也有。反过来教材里有的内容,大纲里就不一定体现。 三、关于自学教材 《内部控制学》,李凤鸣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第二版。 四、关于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的指导 本大纲的课程基本要求是依据专业考试计划和专业培养目标而确定的。课程基本要求还明确了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对基本内容掌握的程度。基本要求中的知识点构成了课程内容的主体部分。因此,课程基本内容掌握程度、课程考核知识点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核的主要内容。 本课程共5学分。 五、应考指导 1. 如何学习 很好的计划和组织是你学习成功的法宝。如果你正在接受培训学习,一定要跟紧课程并完成作业。为了在考试中作出满意的回答,你必须对所学课程内容有很好的理解。使用“行动计划表”来监控你的学习进展。你阅读课本时可以做读书笔记。如有需要重点注意的内容,可以用彩笔来标注。如:红色代表重点;绿色代表需要深入研究的领域;黄色代表可以运用在工作之中。可以在空白处记录相关网站和文章。 2. 如何考试 卷面整洁非常重要。书写工整、段落与间距合理、卷面赏心悦目有助于教师评分,教师只能为他能看懂的内容打分。回答所提出的问题。要回答所问的问题,而不是回答你自己乐意回答的问题!避免超过问题的范围。 3. 如何处理紧张情绪 正确处理对失败的惧怕,要正面思考。如果可能,请教已经通过该科目考试的人,问他们一些问题。做深呼吸放松,这有助于使头脑清醒,缓解紧张情绪。考试前合理膳食,保持旺盛精力,保持冷静。 4. 如何克服心理障碍 这是一个普遍问题!如果你在考试中出现这种情况,试试下列方法:使用“线索”纸条。进入考场之前,将记忆“线索”记在纸条上,但你不能将纸条带进考场,因此当你阅读考卷时,一旦有了思路就快速记下。按自己的步调进行答卷。为每个考题或部分分配合理时间,并按此时间安排进行。 六、对考核内容的说明 1. 本课程要求考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内容都作为考核的内容。课程中各章的内容均由若干知识点组成,在自学考试中成为考核知识点。因此,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考试内容是以分解为考核知识点的方式给出的。由于各知识点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知识自身的特点不同,自学考试将对各知识点分别按三个认知(或叫能力)层次确定其考核要求。 2. 在考试之日起6个月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务院颁布或修订的法律、法规都将列入相应课程的考试范围。凡大纲、教材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不符的,应以现行法律法规为准。命题时也会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科技文化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的变化予以体现。 3. 按照重要性程度不同,考核内容分为重点内容、次重点内容、一般内容,在本课程试卷中对不同考核内容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重点内容占60%,次重点内容占30%,一般内容占10%。 七、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规定 1.闭卷考试,考试时间的长度为两个半小时。题中涉及计算的可以手算,不需要带计算器。 2.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知识点及知识点下的知识细目,都属于考核的内容。 3.命题不含超出大纲中考核知识点范围的题,考核目标不高于大纲中所规定的相应的最高能力层次要求。命题着重考核自学者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是否了解或掌握,对基本方法是否会用或熟练。 4.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占30%,领会占30%,应用占40%。 5.试题的难度分为:易、较易、较难和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2:3:3:2。 6.本课程考核可能采用的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判断改错、名词解释、简答题、案例分析题。各种题型的样式参见本大纲附录。 附录: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内部控制的概念第一次提出是在( )年 A.1949 B.1992 C. 1972 D.1959 二、判断并改错(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在题下空处进行改正。) 1.有人认为小单位受到规模、财力和人力的限制,不需要建立内部控制制度。( ) 三、名词解释: 1.控制环境 四、简答题: 1.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五、论述题: 在调查制度时可以采用哪些技术?分别应注意什么问题? 六、案例分析题:(略)
|